客服热线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放开非公医疗价格让好钢用在刀刃上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出《关于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有关问题的通知》,放开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鼓励社会办医。

在“看病难、看病贵”亟待解决的大背景下,不少人会对这样的政策表示担忧。一方面,人们担心放开了非公医院的价格管制会导致医疗价格的普遍上涨,甚 至导致公立医院也涨价,冲击医疗的公益性,加剧“看病贵”的情况。另一方面,还有人担忧如果非公医院可以市场化运作,会导致公立医疗机构的优秀医生流失, 加剧“看病难”。

从直观上看,这样的担忧好像有道理,但如果深入剖析当下我国医疗领域存在的问题会发现这样的担忧完全没有必要。价格管制并不一定保障百姓获益,价格 市场化也未必就一定代表着涨价。如今中国医疗领域诸多问题的根源在于医疗供给的层次过于单一,可以说是“两头小中间大”,大量的医疗资源和医疗需求全都集 中到三甲这样的大型公立医院,两头的基层医疗机构和非公医疗机构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

中国的医疗卫生投入不足是不争的事实,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要把有限的医疗卫生投入这块好钢,用在刀刃上。何处才是刀刃?只能是基层医疗机构。百姓对 于基础医疗的需求要远大于高端医疗,不管出于公益性的考虑,还是出于保障国民获得基本医疗的权利的考虑,基层医疗都是公共财政的重点所在。

然而,以往医疗所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正在于,三甲等大型公立医院对医疗资源形成了一种行政化垄断,严重地挤占了本应投入到基础医疗中的公共投入。放开 非公医疗机构价格正是通过市场的方式释放这部分公共投入的压力,使医疗卫生投入能更好地作用于基础医疗。所以,从更宏观角度来看,放开非公医疗价格非但不 会推高医疗的价格,反倒会让基础医疗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如果能够有序推进,最终将是一件百姓获益的事情。

事实上,我们的新医改也是遵循着这样的思路,一方面将公共财政的力量更多地集中在基层的、社区性医疗机构的建设上,另一方面允许医生“多点执业”,让医疗资源能够通过市场进行配置。通过更合理地配置医疗资源反倒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切实办法。

另外一层担忧在于,害怕非公医疗价格放开后,这些机构会开出更高的价码,对原来公立医院的优秀医生资源造成冲击。这种情况确实可能存 在,但必须注意的是,如今医生的生存方式还有着十分严重的行政化色彩,行政化并不代表公益性,反倒会限制医疗资源配置的效率。更合理的模式是,优秀的医生 就该以更市场化的方式生存,然后通过一定的制度性规定要求他们反哺公共医疗。放开非公医疗价格为医生的市场化生存提供了条件,不仅有益于改善当下的医疗资 源配置情况,对于改变医生的生存方式,缓解医患矛盾都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